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生态治理河道简述河道整治工程

摘要:在封闭河流管理与开发层面,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挥各方优势,结合当地社会实际情况,通过常规管理…

摘要:在封闭河流管理与开发层面,我们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挥各方优势,结合当地社会实际情况,通过常规管理方式与互联网新思维相结合,努力实现管理与开发成果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人们所期待的生态文明和谐美好局面。

关键词:生态治理;封闭河道;互联网思维;治理和发展

一、封禁河流的历史演变及治理特点

(一)封闭河道的历史演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如东县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凭借沿海的地理优势,如东县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区域内有大量河流和淡水资源。早期,如东县的河流并不是自然封闭的。这些河流与长江和黄海相连,在北部流入长江,在东部流入大海。此外,涉及的河流有许多不同长度的支流,人们聚集在许多支流的旁边,形成村庄或集体。封闭河流的形式并没有真正形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承包制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前被人们拦截、堵塞、掩埋的河流全部疏浚,所有河流主要用于灌溉。河流中的所有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丰富的渔业资源被闲置。

3.自从实行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当地政府已经按照户籍人口为每户明确划分了责任田,但是对于河道的归属并没有严格的规定,河道内的所有资源都可以全民共享。因为对水的需求和地块的划分,人们开始沿着河流的干流挖一条小河,一般两户人家在中线挖一条河,共同开发利用这条河。新河两岸的住户可以自行决定河流的用途。大多数家庭选择储备一些鱼和家禽。为了防止鱼类资源流入主河道,绝大多数家庭选择引水后筑堤。河堤中下部预留水泥管[/k0/],管口用铁丝网封闭成网状。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新开挖河道内的鱼类资源不会通过管道进入河道主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对河道内水资源的循环影响尽可能小。

据不完全统计,如东县有8000多条没有明晰产权的封闭河道。这么多的河群,管理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如东的生态环境质量,也是对政府治理水平的一大考验。

(2)封闭河流的治理特征

由于如东县封闭的河道大部分是后期人工开挖的,两岸居民对这条河道拥有实际使用权。大多数普通家庭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使用这些河流:一是生活用水排放污水;二是家禽(主要是鹅和鸭)养殖;第三,鱼类养殖;第四,农业生产灌溉。一些专业户在取得相关许可的前提下,沿河建起了小型工厂、养殖场,也存在向河道排放污水的现象。

此外,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封闭的河岸多为基本泥岸。河两岸的居民种植一些农作物,只有少数河岸有树木等植被。这些河岸的植被覆盖非常有限,种植的简易作物大多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土作用,存在河岸塌陷现象。

面对这种封闭河流的治理和开发,第一个难点在于缺乏相关经验可供参考。在西方,因为产权明晰,很多类似的河流都是私有的,个人可以决定开发利用的方式。河流有固定的产量,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个人对河流负全责,政府可以做一定的监管。考虑到这类河流对私人有利,一般这类河流不会有严重污染。第二个难点在于数量多,分布广。如东县广泛分布着大量此类封闭河流,难以统一管理、治理和开发。第三个难点在于治理和发展成本高。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封闭河道,如果治理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政策的实施没有特别的财政支持,它将很难执行。最后一个难点在于政府部门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政策长期无法推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关专业的带头人,政策的实施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二。封禁河道整治与开发政策的回顾与思考

(1)检讨封闭河道的治理及发展政策

1.政策空白棋阶段。在大量封闭河流形成的初期,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时期的环保政策一边倒,没有相关政策处理封闭河道的淤积和污染。

2.“以罚代管”阶段。当封闭河道的使用权基本确定后,污染河道的问责也就相对明确了。封河政策已经进入“以罚代管”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住户有一定的产业,会将生产废水排入河流。因此,在界定责任时,对方会对执行结果产生异议,在责任认定和划分上存在严重的操作困难。其次,因为是农村,一些家庭散养的家禽会在各种河流中流动觅食。虽然这种行为一般不会对河流造成污染,但部分居民会认为这种行为与污染的结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不会服从处罚决定。最终政策也没有下文。

3.河长制。水系管辖的河流大多是市区的主要河流,只有部分农村的主要河流有明确的责任人。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人来负责如此大量的河流管理,这是发达水系地区不可避免的问题。更多的人力意味着更多的财政支出,地方财政很难维持这样的政策体系。

4.如东县“三江六岸”河道整治及景观绿化工程PPP项目。这项政策是最近两年才实施的。采用现在流行的PPP合作治理模式,由县政府财政出资,社会第三方企业进行专业的整改工作。这项政策主要集中在河岸的绿化和建设项目,开发滨河项目,改善滨河景观,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该政策采用了全新的治理理念,结合区域特点和独特优势,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政策变革。这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措施。河道整治被搬上了更专业的舞台,效率大大提高。但该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河道整治覆盖面不够广,只整治了主城区的三条重要河道。虽然这是河道整治政策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方向,但如果在全县大部分河道全面推行,庞大的开发建设资金将成为限制政策能否有效实施的一个致命因素。

(2)对封闭河道整治开发政策的思考

综上所述,以上政策都是如东县在河道整治方面的有效探索。随着整治效率的提高,如东县河道整治逐渐步入正轨。但目前仍普遍存在政策覆盖面不足、财政资金短缺、许多封闭河流的经济价值被忽视等问题。

如何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顺利高效地进行封闭河道整治,同时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兼顾财政资金压力,甚至实现财政盈余,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也是封闭河道整治政策发展的一个极佳方向。

三。正确选择封闭河道整治和开发政策

首先,拆除大坝,修建涵洞。这个属于治理层面的措施,并没有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与坝体相比,涵洞的流通性更好,修建涵洞可以突破河道封闭的现状。有效的循环可以防止因无法与外界交换而造成的水污染、泥沙淤积、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但是,溃坝造涵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工程量巨大,势必需要巨额的财政投入。在生态效益有限、产出无法估量的现状下,溃坝造涵建设仍需合理有效的论证。

第二,生态浮岛技术。生态浮岛技术是通过水面浮岛人工培育改良陆生植物的技术。经过相关技术的处理后,水上浮岛上的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养分进行生长。这项技术可以兼顾治理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新的水处理技术有许多优点:

1.不受水体限制。与其他种植技术相比,水上浮岛技术不局限于水面的高低,种植时对水体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在各种水条件下实现。

2.降解水中富营养化物质,无二次污染。

3.它能产生经济效益。在生态岛上种植相关作物,不仅能有效优化水质,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个项目技术水平高,需要相关专业机构的配合和支持,维护费用还不得而知。

第三,发挥互联网优势,进行产业化养殖和销售。或者由官办公司提供销售平台,给各个河道编号,在平台上销售,买方支付河道内的产量。财产所有者提供养殖和捕鱼。在买方支付相关养殖费用、人工费用、捕鱼和物流费用后,产权方将提供河中的产出,如鱼、鸭和家禽。依托现有快递公司提供的活禽运输服务,消费者可以获得新鲜、天然、健康的产品。同时可以充分发挥高度定制化的服务,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不同养殖生物,重点养殖消费者个人喜欢的鱼类,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在购买河流产出的有效期内,消费者在支付相关费用后,可以随时获得产出,在河流中的产出用完之前,可以多次获得最新鲜的产出。

这样的制度是互利共赢的大局面,但在操作中也存在监管复杂的问题。要保证优秀的产出,就必须加强相关的监管,保护相关方的权益。同时,由于各种评价机制,势必造成公关上的困难。

四。结束语

如何做好生态治理,不是政府部门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通力合作。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普适治理方案,治理之路的探索仍需继续。在封闭河流管理与开发层面,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挥各方优势,结合当地社会实际情况,通过常规管理方式与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努力实现管理与开发成果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人们所期待的生态社会和谐局面。

引用:

[1]河流管理的新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6-77,86-92,204-236

[2]江平,董富平主编。河流生态治理项目[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张兰生。中国河流的类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0,(01): 101-116

[4]唐林森,陈进,黄伟,黄卓,王波。湖泊等封闭半封闭水体水华的处理方法[J]。长江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 (06): 38-41。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514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0514zx.com/info/515.html
0514zx.com

作者: 0514zx.com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CMS教程网 趣丁号猫咪日记趣文库每日星座运势电脑技术初夏网站长分类目录丝路百科趣学百科趣科技号热门榜论文之家问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