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河道施工防汛预案防洪治河的工程措施

[摘要] 在河道改造工程建设中,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提高河道质量,为防洪防汛提供保障。在建筑施工中…

[摘要] 在河道改造工程建设中,需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提高河道质量,为防洪防汛提供保障。在建筑施工中,确保防洪安全是所有施工单位的首要任务。本文对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和防洪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河道整治与施工防洪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TV85【文献识别码】A【文号】1003-1650 (2014)09-0287-0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发展迅速。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各个地区都逐渐开始进行河道整治。确保城市河道整治工程的防洪安全,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人民的财产安全,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一、河道整治的一些防洪特点

1.严重亏损

城市中的河流主要承担着整个城市的防洪防水工作。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增加,硬土地面积也逐渐扩大,严重缩短了降水汇集形成洪峰的时间,增大了洪水量和洪峰值。通常情况下,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范围相对较小,管线多且复杂,容易导致工程事故。众所周知,城市是政治、文化、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核心区域。如果发生洪涝灾害,将给城市带来严重损失。

2.治理工程的防洪标准较低。

在河道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原有的水流引向下游地区。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建造临时挡水围堰和排水结构。施工所需挡水围堰均属临时建筑,等级为4或5级,设计防洪标准不超过20年一遇。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其设计标准一般为3年一遇或5年一遇,通常达不到。而且通常起不到调蓄分洪的作用。与永久性建筑相比,其防洪标准相对较低,风险也较大。

近年来,在河道整治工程建设中,发生了多起围堰被洪水冲走、基坑被淹没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因此,必须做好防洪预案,建立健全防洪应急体系,全力做好城市河道防洪工作。

二。做好防洪工作的途径

1.编制防洪工作计划。

防洪预案的编制应科学、合理、适用,保证其可操作性,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和设备,就地取材。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进行分类,根据分级处置的原则,以及洪水的不同等级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制定相应合理的防洪方案。一个完整的防洪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了解基本情况。首先阐述了河道整治工程的规模和主要内容,然后详细介绍了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工期安排。此外,还应说明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位置、地质条件和水文资料。不仅如此,还对河道整治施工区的洪水突发事件和危险源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能够影响防洪工作安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了整治工程和施工区的防洪隐患。说明施工区域上下游的实际情况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

第二,定义组织体系。首先,要明确防汛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了解防汛指挥部的组成,掌握各部门在防汛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然后,了解防汛指挥部的组成和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要详细了解各组成单位、各成员的岗位职责,以及他们的联系方式。

第三,制定应急对策。合理的应急措施应包括技术措施、充足的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预案。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泄洪方法、洪水预警系统、洪水分析、洪水调度和洪水实时监测等。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科学、合理、可行。当洪水发生时,救援系统可以及时开启,确保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相关图表。应有工程建设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以及防洪调度图和安全转移路线图等。

防洪规划编制完成后,需要提交有关部门审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宣传,加强员工应急救援培训。

2.建立防洪应急体系。

2.1做好防洪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做施工围挡。城市河道整治前,要做好施工围挡,封闭施工区域,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避免出现险情。记得做警告标志。

二、检查施工围堰。认真检查施工围堰堰体,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在汛期,定期检查堤防是必要的。围堰坡脚应作为检查的重点。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应立即处理和解决。

第三,对临时设施的监控。要严格监控临时用电、基坑施工、农民工临时住房、临时工棚、施工机械等。,加固易被风吹走的临时建筑,合理布置室外物品,防止被强风损坏或吹走。雷雨天气来临,应禁止高处空或室外等危险作业,临时用电设施应做好防水,防止触电。

第四,管理好排水设施。疏通排水设施,加固,必要时适当增加排水系统。防汛前检查设备开关是否灵敏,确保正常使用。

2.2建立适当的报警系统。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防洪预警系统,对河流的水流进行监控。防洪预警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其次要安排工作人员巡逻,几个人轮流值班,保证24小时有人向防汛部门汇报实时情况;最后,在交通要道的交叉路口应该保持班次。在城市河道整治中,交叉口和临时桥梁是发生超标洪水时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做好监控。

2.3建立后勤保障机制

后勤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物资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保障、财政保障和电力保障五个方面。只有做到五保,才能在出现险情时,真正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

2.4建立防洪组织保障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灾后恢复河道整治的防洪工作。要建立完善的防汛组织机制,组织专业的防汛抢险队伍,做好撤离现场的预案。

结论

城市河道整治施工难度大,危险因素多。做好施工期防洪工作,对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1]朱灵枫,张玉平,邓建棉,吴波,明海涛,汪哲。河流修复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生态学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09(07)。

[2]魏,王永波,蓝天。阿什河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策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1)。

[3]张雨晴,米永宁,王新。一种新型护坡模式——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514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0514zx.com/info/521.html
0514zx.com

作者: 0514zx.com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CMS教程网 趣丁号猫咪日记趣文库每日星座运势电脑技术初夏网站长分类目录丝路百科趣学百科趣科技号热门榜论文之家问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