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

河道治理与达标河道治理建设内容

摘要:为了保证中小河道的建设质量,应认识到河道整治的重要性,根据河道整治的需要和特点,制定规范的管理方案。本文…

摘要:为了保证中小河道的建设质量,应认识到河道整治的重要性,根据河道整治的需要和特点,制定规范的管理方案。本文对中小河流的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小河流;标准化;治理

对城市的整体运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代城市的立体化建设和生态化建设已经逐步实现之后,更需要提高城市河道工程的建设质量。面对当前河流存在的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也需要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促进河流整治质量的提高。

1当前实现中小河道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

1.1加强宣传引导。

在推进各项管理方案和计划实施阶段,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使工作人员对河道整治有更清晰的认识,但提高河道整治质量。在实际的培训指导阶段,首先要做好指导宣传资料的选取工作,可以将编制好的规章制度作为教育指导的主要材料,这样在开展指导工作时就有了指导,会加深工作人员对河道整治的重视,促进河道整治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在河道整治的实际阶段,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管理者认识到河道整治的重点,避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来完成引导和培训工作。

其次,在河道整治知识指导阶段,也要注意指导方法的选择。专题讲座、巡回讲座等。应通过吸收所有的河道整治法规和规范,为后续河道整治标准化类型体系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基础,从而强化河道整治的整体效果,避免河道整治出现质量问题。让河道整治的工作人员在对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有比较全面了解的情况下,高效的工作。

第三,在普及河道整治相应规范和制度的过程中要能够坚持,也要实行以模型数字和典型工程为基础的讲解模式。在榜样和典型项目的带动下,工作人员对河道整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河道整治的整体素质得到加强。

1.2建立高度标准化的管理评审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施工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现场监督体系,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形成“执行-检查-改进-提高”的闭合循环链。形成定期检查制度,施工方对照制度逐一自查。对查出的问题,定人、定时、定措施,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如果有人被抓,会被整到头。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建立巡查制度,对各类项目建设进行明察暗访,按照《关于实施河道整治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的意见》要求,严厉查处不到位或不实施规范管理的。

1.3实施过程控制工作

在实际开展河道整治工作时,需要注重工程质量的质量控制,通过控制河道整治工程的实际质量来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阶段,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责任制,使河道整治的任务细化到每个人。这样既能起到督促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作用,又能在河道整治实际开展中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及时处理问题,避免各种事故造成更大的影响。其次,要加强工程建设中的材料管理。为了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工程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同时,为了保证物料管理的质量,可以使用第三方检验员来有效保证原材料的检验质量。

第三,还需要成立专门的环保和安全监督小组。通过专业队伍的设置,对河道整治工程开发阶段的各种情况进行有效、高质量的管理,避免河道整治工程实际开发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整治工程质量。此外,专业小组检查制度的建立也可以使河道管理的分工更加明确。

此外,目前河道整治工程往往涉及内容较多,工程整体规模较大,因此河道整治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会较多,施工人员有必要做好这些隐蔽工程的施工和管理,避免隐蔽工程质量不合格影响河道整治工程的整体质量。特别是要抓好关键建筑结构和核心施工工序的施工和监控,确保河道整治工程质量。

1.4加强安全生产和廉政风险控制分析。

安全生产和廉政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一是按照“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原则,市河道管理单位与各项目法人、项目法人与各参建单位、参建单位与各班组逐级签订安全责任状,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安全生产总体方案、专项方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是严格执行“十公开”制度,定期监督检查各参建单位十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使工程在阳光下运行。

1.5加强项目进度控制分析

工程进度关系到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把标准化管理作为推动工程进度的有力抓手。一是建立工程进度日报、周报、月报,以及政府、人大、政协的检查监督制度,加强对施工进度的动态监督检查;第二,推广成熟的标准化施工方法,确保重要施工工序无缝衔接;三是根据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劳动竞赛活动;第四,建立工期节点,实行工程进度月度通报和考核制度,实行重奖重罚的严格考核办法。

2标准化管理效果分析

通过标准化管理,将过去各自为政、各自为政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班组管理进行了整合和融化,使这些管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成为一个统一的管理体系,优化了管理流程,形成了管理合力,促进了项目建设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通过标准化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的人、机、料、法、环境五大生产要素的协调有序管理。现在,每一个河道整治工程都是一个生态典范,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规范化管理,建立工程建设活动全过程的行为规范、检查考核标准和监督制约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各方和从业人员明确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实现市场行为的规范化,促进行业质量的快速提升。

通过规范化管理,整合现场管理资源,优化管理流程和施工组织模式,对工程施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程序化管理,使质量安全管理层层环环相扣、层层把关,有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3结论

河道整治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发展的关键内容,尤其是在当代城市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的趋势下,河道整治的质量亟待加强。在河道整治的实际实施中,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标准化建设,这样才能保证河道整治的整体质量。

引用

[1]李强。中小型河道整治工程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J].东北水利水电,2016,34 (4): 61-62。

[2]殷新,王国栋,晁岳,等.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6 (9X): 68-69。

[3]芮烨,周扬,刘.江阴市农村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后的长效管理实践[J].淮河治理,2017 (1): 43-45。

[4]莫巨伟。浅谈中小型河道整治工程中浆砌石挡土墙的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筑,2016 (11): 328-328。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0514资讯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0514zx.com/info/525.html
0514zx.com

作者: 0514zx.com

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
CMS教程网 趣丁号猫咪日记趣文库每日星座运势电脑技术初夏网站长分类目录丝路百科趣学百科趣科技号热门榜论文之家问百科网